【食安在行动,守护好“食”光】专栏,通过记者实地走访、用视频形式记录各地严防食品安全各环节风险隐患,从严加强食品安全重点领域监管,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监管、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守住食品安全事故底线,积极探索新机制、新举措,取得的实质性成效举措等。结合当地食品安全监管情况,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呈现“一城一特色,一地一亮点”,守护好“食”光,做好食品安全宣传,引导社会共治共享。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扎实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近期以来,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食品生产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精准选取水产预制菜、月饼等作为重点发展食品品种,积极开展“粤食优企”提质行动,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并有效引导食品生产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01.
狠抓食品质量管理
优化食品行业发展条件
2024年12月,我们采访组与吴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走进位于黄坡镇(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湛江国联水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以“为人类提供健康海洋食品”为使命,专注于水产食品领域精深发展,以水产食品研制为龙头,现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全产业链和全渠道的跨国企业集团,并于2010年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其在水产预制菜领域龙头地位稳固,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地位。因临近年底,订单量激增,工厂内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健康,湛江市及吴川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执法力度,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安全保障。
近年来,根据相关部署,湛江市致力于深化食品行业发展,通过加强源头监管、制定行业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以及深化信用建设等举措,以小切口入手,提高了食品行业水平和产品质量,推动了食品生产环节监管,切实保障了大民生的需求。
加强源头监管
加强食品生产经营风险管控,特别是对企业原料管控、生产过程控制、添加剂使用、标签管理、仓储与运输管理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管。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等法律法规、规章、食品安全标准,严格审查企业是否具备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严把预制菜许可关。
指导企业完善并落实食品安全制度,督促预制菜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依法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保证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可追溯。
制定行业标准
跟踪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编制进展,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研制,指导相关技术机构、企业、协会等参与标准的研究制定。
2021年至今,湛江市相关单位共主导或参与制修订水产领域相关国家标准14项、行业标准4项、市级地方标准18项、团体标准17项、“湾区标准”1项,水产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1项,建立了全国首个从农场到餐桌的金鲳鱼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全力指导国联水产牵头制订的团体标准《预制菜 烤鱼》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湾区标准”认定。国联水产小霸龙烤鱼入选全省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项目。
强化质量管理
督促湛江市月饼生产企业严把生产过程控制关和出厂检验关,以产品质量管理为拓展市场的基石,产值较大的月饼生产企业都引进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高于许可细则要求的厂房,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通过IS022000、 FSC22000等认证。
深化信用建设
依法依规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食品安全。印发了《湛江市2024年度预制菜生产经营单位黑白名单》,纳入白名单的预制菜企业,享受十二条措施优惠政策,列入黑名单的预制菜企业,3 年内不得享受十二条措施优惠政策。
截至目前,全市列入2024年度预制菜生产经营单位白名单的135家,黑名单4家。
02.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强化食品监管,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预制菜相关食品抽检,强化食品添加剂使用抽检监测,关注产品营养标签符合性检测,提高问题食品发现率。
在湛江麻章区的广东金辉煌食品有限公司内,作为一家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食品生产企业,也是市场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关注的重点,麻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事无巨细地检查着每一份文件,走进仓库和生产车间,查看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落实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现场提出整改意见,确保每一个环节实现安全可靠的生产效能。
2024年,湛江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1710家次,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572份,调查处理24家;全市共检查预制菜生产企业121家次,其中检查速冻食品预制菜生产企业85家次,水产制品预制菜生产企业48家次,肉制品预制菜生产企业2家次,责令整改33家次,没有较重行政处罚的预制菜生产单位需要列入严重失信名单;共检查月饼生产企业159家次,发现存在问题96家,责令整改89家,立案查处7家。在生产环节抽检171批次,发现不合格4批次。
继续通过消委会等机构进行取证、发起诉讼等,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坚决打击假冒违法行为。2024年8月11日,该局召开了由网络监管科、价格监督与反不正当竞争科、执法监督科、知识产权保护科、食品生产科、食品经营科、消委会、市食药检所和企业参加的月饼快速维权工作研讨会,对2024年的月饼打假维权工作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有效应对、打击网络售假行为。
03.
运用知识产权赋能
积极培育打造品牌
开展“粤食优企”提质行动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紧扣食品生产企业发展定位,充分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作用,全面提升生产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方面,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积极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引领作用,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运用效益。
另一方面,根据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指导国联、恒兴等龙头企业培育布局高质量专利,建立和优化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机制,为企业提供专利申请、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帮助。
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地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在赤坎老街,始创于1952年的华威饼干店于近期开业,受到广大消费者热捧。这个有着中国第一块威化饼生产商名头的是中国首家研发与生产威化饼干的企业,曾荣获三项“中华之最”,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协助下,目前湛江威化饼制作技艺已成功申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4年,市场监管部门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以创建“品牌”助产业提速。截至2024年底,湛江全市水产相关生产企业200多家,现有水产预制菜生产企业65家,其中速冻食品39家、水产制品26家,基本建成了2个水产预制菜产业园,开发了20多个主要品类、近500个产品,总产值达89亿元,被命名为“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打造出恒兴食品、国联水产等一批“明星”企业。
“为加快水产品行业品牌化发展,我们打造了集种苗、养殖、加工、流通等环节,以及跨饲料生产、生物药物、装备制造等多行业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深挖品牌文化内涵,让湛江水产品走向全国。”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
此外,湛江市立足区域特色食品产业需求,围绕专利、商标、地理标志等要素加强品牌建设,全力培育打造了“金九伍仁金腿月饼”“福海五仁金腿月饼”“裕达五仁金腿月饼”等具有较高市场知名度、美誉度的月饼商标品牌,不断厚植区域特色优势。
04.
以创新为翼
助力食品产业腾飞
技改是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湛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产产业发展,专门出台了《中共湛江市委 湛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湛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推进湛江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水产品加工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建设湛江国际水产城,打造国际水产品深加工集聚地和全球水产交易中心,以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加快预制菜产业发展。
“时代在迅速发展,消费在逐日升级,唯有创新求变,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湛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说。
2024年,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湛江月饼企业以创新为翼,根据年轻人对特色和健康的消费需求,在月饼口味与特色上尝试创新,推出了低糖月饼、橘红月饼、新奇麻辣月饼、牛肉月饼、腊肠月饼、松软大饼等,雷州市也将月饼产业与雷州特色文化雷州蒲草文化深度融合,将月饼演绎出新的文化内涵,推出了金鼓至尊月饼、金鼓臻品月饼等。这些创新月饼通过相应的市场引导,逐渐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执法力度、培育特色品牌、强化科技赋能……湛江市食品生产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成色足,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围绕“舌尖产业”,湛江将持续探讨新思路、新方向、新路径,让群众美好生活“有滋有味”。